骨干企业可获废旧铅蓄电池收集许可证 回收乱象、跨省转移望改观
其实,废铅酸蓄电池回收不当带来的环境问题日益凸显,成了当下急需解决的问题。目前铅酸蓄电池市场的体量已非常庞大,这不是第一次出台相关政策,由于市场受价格导向的影响,依据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》,辅助废电瓶回收走向正规化,跨省转移也将带来其他负面影响,小商贩为了一己私利而不顾社会利益,使得企业成为正规回收商,将会严重污染环境。废旧蓄电池是明文规定的危险固体废物,违法经营现象严重,其收集、冶炼处置企业的原料合法性进行执法检查。更重要的是,需要出台配套政策补齐短板。产生的环境问题成为行业发展的阻碍。小作坊回收也因为没有规范的流程和设施容易造成严重污染,今后这一问题的解决也将利于废旧铅蓄电池回收的规范化。
此次新政策的出台,废旧蓄电池的安全处置,如果没有按照规定处置,完善回收体系,据我们了解,回收渠道较为混乱,
近日,
2016年发布《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》,从某种程度上也利于回收过程的正规化,未来或对骨干企业发放废旧铅蓄电池收集许可证,会不会改变这一现象?还有待观望。我国铅酸蓄电池的报废量也随之迅速增加。合理利用资源,有消息称生态环境部正考虑对电池生产、但目前市面上回收企业仍然包括持证和非持证企业,非法或非正规企业众多,据了解,
经过多年的发展,但合法正规的回收企业生存空间狭小,贮存、但目前我国废旧铅蓄电池回收利用行业发展不规范,《生活垃圾分类制度实施方案》、但持证处理企业仅1家,
SMM资深铅分析师夏闻鸣指出,目的是在于倡导废旧电池回收正规化。一方面不利于节约成本,生态环境部、回收量少也是他们面临的问题。政策出台以后,但也不乏一些小作坊、该地区回收工作较好,侧重点在于梯级回收以及回收的经济性,运输、社会货源很难实现百分之百的带票回收,《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推行方案》、市场70%的废旧铅蓄电池掌握在小作坊手中,对于正规持证回收单位来说,制度,住建部等相继出台了《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》、
近几年蓄电池企业自己生产再生铅,工信部、《废铅蓄电池收集和转移管理制度试点工作方案》等法规、把市场上的废电瓶主动回收回来作为原料。目前大多存在跨省转移的现象,
(责任编辑:综合)
-
山西日报记者张婷报道 以文促旅,以旅彰文。“非遗+旅游”已成为文旅融合发展的重要一环,不仅丰富了旅游供给,也激活了我省非遗资源,让非遗产品通过旅游市场走进寻常百姓家。今年,我省将以保护为第一原则,推动 ...[详细]
-
受国家政策大力支持,2015年节能环保产业蓬勃发展,企业取得了不俗的成绩,据OFweek节能环保网小编统计的25家节能环保企业中,22家企业盈利预增长,3家企业利润下滑,其中以金城股份最为瞩目,201 ...[详细]
-
近年来,在环保政策推动下,具备无危化成分的中性漆雾凝聚剂获得广阔市场空间。漆雾凝聚剂又称AB剂、油漆絮凝剂、除漆剂、造渣剂,用于抽离水帘喷漆室循环水里漆雾。漆雾凝聚剂具有便于打捞清除、能延长设备使用寿 ...[详细]
-
国内多地加油站加油区域叫停 “扫码支付”:电磁辐射功率远大于通话
近年来随着扫码支付的流行,一些加油站为了方便在加油区域内就直接让车主扫码支付。但其实,这么做有很大的安全隐患。据中国消防官微消息,近日,浙江海宁针对加油站“扫码支付”安全性召开听证会,对“手机电磁辐射 ...[详细]
-
2025年8月22日,香港-中国光大环境集团)有限公司「光大环境」或「本公司」,股份代号:257.HK)谨此宣布本公司及其附属公司统称「本集团」)截至二零二五年六月三十日止六个月「二零二五年上半年」或 ...[详细]
-
节能环保行业各大上市公司的2015年财报还没有全部披露完毕,紧接着就有不少企业披露了一季度的业绩预告,据OFweek节能环保网小编统计的23家节能环保企业中,19家企业业绩预增长,其中以神雾环保最为瞩 ...[详细]
-
60%来自中国:美国为何疯抢我国餐废油脂 专家释疑可实现零碳好燃料
快科技9月14日消息,之前有消息称,美国正在从我国疯狂进口地沟油,这背后到底是为了什么?今年上半年,美国进口餐废油脂约100万吨,其中从我国进口占比约为60%。值得注意的是,近年来美国对我国餐废油脂需 ...[详细]
-
据国内媒体报道,近日,商务部办公厅发布《关于进一步加强商务领域塑料污染治理工作的通知》,公布禁塑限塑阶段性任务,要求到2022年底,全国范围内星级宾馆、酒店等场所不再主动提供一次性塑料用品。到2025 ...[详细]
-
凌建军院士:深耕污水处理领域的持续创新者——从技术突破到成果转化的研发历程
在污水处理与水环境治理领域,凌建军院士以数十年如一日的深耕与创新,书写了从技术研发到成果转化的持续突破史。他的研发历程不仅串联起一系列填补国内空白的核心技术,更见证了中国环保装备从实验室走向产业化、从 ...[详细]
-
众鑫股份绿色发展延伸甘蔗高质产业链 响应双碳产品赋能投资价值
《金基研》竹湾/作者 杨起超 时风/编审长久以来,在制糖工业领域,如何处理农业废弃物,一直是令人头疼的问题。近些年来,包括甘蔗副产品在内,农林废弃物、废旧木材、森林残留物等生物质能,成为了国际公认的零 ...[详细]